以水圳作為環境與人文連結的探討主題,並透過紀錄片、手冊及社群平台等方式推廣。
Latest News
博雅大使簡介
以回饋為初衷,用服務來實踐。
謝智謀 登峰:一堂改變生命、探索世界的行動領導課
被愛與被尊重是人從出生就渴望,而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不配擁有這些的。
書院交流 (東海 博雅書院 X 清大 天下書院 X 澳大 曹光彪書院、呂志和書院)
2015/5/26澳門大學的曹光彪/呂志和書院與台灣清華大學的天下書院,來到東海大學與博雅書院生做初次接觸,互相了解與體驗三方書院的教育體制。
第一屆書院生 許為綺
試圖站在另一方的角度思考,去想像他的處境與限制,並提供想法和解決之道才是能讓書院進步的完整做法。
20150526 雅敘 張泰謙 麵包超人
20150605 雅敘 謝煜中 企業經營,財務結構與資本市場-一個跨域的整合
擁有20多年專職企業諮詢顧問經驗
接觸國內外及海峽兩岸企業逾千家,提供企業運營戰略與財務規劃的整合性諮詢意見
參與事業重組及財務危機處理、以及協助企業透過跨國併購與戰略合作等資歷
二號候選人 蔡佳樺、王靜偉 參選政見
二號雅治會長候選人 餐旅系二年級蔡佳樺、副會長候選人 生科系二年級王靜偉
大學「聲」了沒3
讓家人能聚再一起,享受歌聲的美好。透過此活動希望能連繫大一至大四的感情,也希望能讓大四的學長姐們在畢業前能與學弟妹們再一次的歡樂,增加更多難忘的回憶。
第三屆書院生 資管系 黃筱茜
書院培養我們對知識的渴望,學習的態度。比起成績考不好,更想知道自己錯在哪,是不是已經懂了。
20150515 雅敘 黃慶理 The Swarthmore Experience
時間 104年05月15日(五),19:30-21:30。
講者 黃慶理/Kheng-Li Wee
地點 好學堂
雅治(博雅學生自治)分享會
雅治不用很嚴肅地想成是一個組織,它就是生活。那為什麼要有雅治團隊,我們需要一些規範、默契,把一群人扣在一起。
溝通技巧與關係建立 課餘心得
溝通技巧與關係建立 卓逸民老師
2014 in 印度,遇見真實的自己
更多的自我認識,了解自己的個性特質,以及自己所缺少的。去認識印度的兒童教育與童工的改革問題,也讓我對自己擁有這麼豐富的教育資源感到幸福,更加珍惜。
溫暖系列活動 帥氣的祝福
帥爺是博雅書院的大家長,他的生日剛好就在這個充滿溫暖的季節裡,透過向帥爺傳達祝福,使我們的心凝聚在一起。
火戰車電影
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以兩名1924年巴黎奧運會的運動員哈羅德·亞伯拉罕及埃里克·利德爾之經歷為藍本,描述他們在1910年代末至1920年代初期間,怎樣透過努力成為英格蘭及蘇格蘭的奧運田徑選手,而最後分別贏得100米及400米短跑金牌的故事。
2015│超級鬧元宵
與其和他們談書院曾經發生過什麼故事,倒不如主動帶領他們一起寫下屬於自己的故事。
聖誕送暖手作坊
針對服務對象為孩童的團隊,一起為孩子募集手作禮物,讓聖誕節的關懷能持續蔓延。
溫暖 「愛」爾伯
活動剛好位於感恩節和聖誕節期間,想在這個屬於祝福與溫暖的季節裡,邀請大家大聲地對身旁的人表達自己的感謝和愛。討論初期,我們將此訂為一系列的活動,一一向不論在書院或是學校,給予過我們幫助與溫暖的朋友,而「溫暖 ˍ『愛』爾伯」將是這個活動的第一站。
103學年 第一次晚餐會
我相信我們都被放在最好的位子上。我覺得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這次很幸運我們都做了自己最擅長的事情,我覺得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才可以就算熬夜熬到快死亡,還是願意熬下去,把事情做好。
王崇名老師 給書院生的話
它是活的,有生命的,我們還可以感受到,這是我們生命的泉源所在,希望所在,也是愛的源頭。有了它,我們變得真正地自由自在。但是,它卻是氣若游絲。我們深切企盼它不要走,它能繼續活著。
針心真心 王奶奶教織毛線
把這樣的技術與書院生分享,不僅可以學習專注,學習動手做,每一針也都是充滿了對自己或他人的愛。我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活動,所以積極推動。非常感謝我的母親有如此的悲心,願意與大家無私分享她的愛與技術。
博雅高中營 動漫組訓練課程
我從當中學習到不要一昧的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原來很多事情都有它的涵義值得我們去探索。
【經典閱讀 王國維、陳寅恪、錢鍾書】課餘心得
這幾種上課模式帶給我很大的感動,學習本來就不該只是老師講課、學生聽課僅止於此。多樣的學習模式才會帶給學生學習動力,有了學習動力,對知識的渴望、目標的追尋也會接踵而來,這才是教育的高度體現。
高中營弓道組 心得與反思
練習射擊時不是用瞄準射擊,而是讓自己去感受弓與箭的關係,調整自己的狀態,箭自然而然的放出。
學習法文的點滴歷程
學習本來是苦樂相雜的,老師的嚴格固然讓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但也讓學生能有很大的收穫。
音樂欣賞課餘心得
它既不生澀也不簡單,充滿挑戰性。老師從來不會高高在上,但卻保持著音樂家的氣節,并時刻影響著你用一種更加恭敬的態度品聽音樂、探討音樂。時光常常在音樂課上凝結,或是在古希臘的墓園,或是在法國王室的御花園,亦或是充滿迷茫與突破的現代社會。
【最後一次的人行課 / 謝謝老師。】
在與老師一同檢視每個層面的過程當中,從幼年時期到成年晚期,感覺也在把自己過往的人生經驗再次的統整了一次,很喜歡把自己過去的行為對照上每個階段的過程,總是能為自己過往的行為得出一個解釋,許多傷口的疤痕也藉著這樣的過程學會接受。
顧鈞豪老師 給書院生的話
音樂是聽覺的知識;是抽象的,但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如同我們所身處的社會、環境一樣。透過學習欣賞的過程,來打開聽覺感官的門,去發現一個始終存在,卻從未真正看見的世界,是我對音樂欣賞這樣的魔力深深著迷的地方。
音樂欣賞 顧鈞豪老師
西方音樂大師李奧納多̶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曾說:「沒有音樂的生命無法想象;沒有生命的音樂流於學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