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個澎湖團隊的核心價值(對個人而言、因職掌而學到的……)
總召 第七屆書院生 工工系 陳宇修:
對我而言,參與今年暑假的澎湖團隊並擔任總召,最為重要的莫過於我的夥
伴們。澎湖團隊除了固有的服務學習與反思之外,最特別的是能夠結合大家的
理想。一如今年我們在將軍嶼的主題——「愛、希望、勇氣」,透過我和夥伴
們通力合作,共同完成課程、教案……,將我們想傳達的東西成功傳達予偏鄉
地區的孩子們。
文書 第七屆書院生 國貿系 郭峰呈:
澎湖團隊中的「團隊」二字,我覺得很重要。其實今年的澎湖團隊在剛開始
時的默契並不好,也因此在過程中發生了一些問題。直到團隊出發前一、兩個
禮拜,成員們才把火力全開,卯足全力完成所有事情,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才感
覺到「團隊」存在的價值。值得一提的是,最終團隊所形成的凝聚力,也是所
有人一開始都沒料想到的。
2.甚麼樣的原因促使而加入澎湖團隊(個人動機)
總召 陳宇修:
一開始對於澎湖團隊並沒有太多的關注,是因為室友們都在團隊志願的表單
上填上澎湖團隊,才決定跟著試試看。另一個原因是希望之後可以出國交換或
參加短期留學,便趁著此次機會先到離島體驗一下出走的感覺。從起初的被動
到後來逐漸主動參與,為大家印資料、整理會議記錄、擔任總召,也使我愈來
愈投入這個團隊、這年夏天、以及這段旅程。
文書 郭峰呈:
當初會進澎湖團隊的一大主因是因為相較於其他團隊而言,澎湖團隊除了
服務之外更多出「體驗」的元素。然而,與其說是體驗,倒不如說成是「玩樂
」,例如海洋課程中的跳港、獨木舟、風浪板……等等,都是促使我參加的原
因。另外,那個時候宿舍、書院的很多朋友也都選擇澎湖團隊,便想說跟著一
起參加,事後也證明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3.團隊參與過程中、後對個人的影響
總召 陳宇修:
由於身居要職,從團隊初步形成到前往澎湖並完成指定任務,整體的影響對
我來說非常大。團隊剛開始的時候向心力並不高,過程中更是透過一次又一次
的開會、聚餐等等才慢慢地磨合。活動進行中比較深刻的部分則是在澎湖本島
與水上課程的老師告別,還有當船離開將軍嶼時,小朋友在岸邊高唱我們前幾
日才教唱的〈愛很大〉。這些片段,直至今日回想起來,仍令我感動萬分。
文書 郭峰呈:
其實在剛進入澎湖團隊時,我不太確定自己在其中的「定位」為何?雖然擔
任文書,卻感覺沒有實質的功用,可能在心態上也有一定的影響。那時候我跟
總召陳宇修是室友,當他和團隊中的各個部門發生溝通上的困難時,我充當他
們之間的橋梁。我想,整個活動結束後,對我最有收穫的就是發現自己更懂得
傾聽和協商的技巧。
4.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其解決方式(1〜2個)
總召 陳宇修:
剛剛有提到的一點是整個澎湖團隊形成時向心力並不高,團隊中每個人的價
值觀明顯地不同,當時我所採取的方法是定期的聚餐,透過較輕鬆的模式讓大
家更願意瞭解與接納彼此。我們一行人甚至為了募款而一起製作手工愛玉在學
校進行義賣,光是搓愛玉就能搓到凌晨兩三點。其實,這樣的過程也在時間中
悄悄內化,我們彼此更獲得一段珍貴的友誼。
文書 郭峰呈:
我最記得的是到將軍嶼帶小朋友分配隊輔的事情,原則上澎湖團隊是採取一
組搭配兩個隊輔的方式。不過我被分配到的那個組中竟是和另一個學長搭檔,
組內剛好又都是小學五、六年級的女孩,那個年紀貌似在男女的界線上分得很
清楚,最後只好請原本擔任其他工作的學姊來協助我們,這個情況才獲得改善
。
5.給承接澎湖團隊的學弟妹的話(保留的價值、改進的地方……)
總召 陳宇修:
一個團隊的運作上一定會出現意見分歧和爭吵,如果是因為看法的不同而發
生的,我覺得那都是好事。重要的是在於不要把負面的情緒投注在別人身上,
過了也就好了。有時候這樣的火花、碰撞,才能幫助你跟你的團隊看得更多、
走得更遠、不斷進步。
文書 郭峰呈:
我曾聽過一句話,它是這麼說的:「花最美的時候,正是它該凋謝的時候
。」團隊有始,必有終,縱然對澎湖、將軍嶼、孩子們有所依戀,我們終要返
台。所以請好好珍惜自己跟團隊相處的時光。至於我想給予的建議是,希望之
後承接的學弟妹可以在教案中加入外文的部分,我想除了資訊科技的教授外,
基本的外語教授一定可以幫助孩子們學到更多不一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