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敘:狼來了?怎麼辦? — 談人工智慧與博雅教育

還記得2016年被譽為「人機世紀之戰」,Google開發的超級電腦「AlphaGo」與南韓棋王的對戰新聞嗎?電影「鋼鐵擂台」中的機器人決鬥劇情嗎?曾幾何時的電影情節已一一在真實世界發生。科技主宰的世代,過去是計算和服務,而現在我們所面對的則是自動化系統的時代。

「狼真的來了嗎?」工工系教師同時也是博雅書院書院長的王偉華老師笑問。以「狼」喻人工智慧為科技之於人文的挑戰,向在場的學生們提問,「來了之後,然後呢?」、「狼來了,怎麼辦?」。

N年前「AI人工智慧」這樣的題目尚不足以引人注目,然而經歷1970年代、1997、2017的三段人工智慧的發展歷程,AI技術漸普及,人類所應用的新科技會導致新型態的社會如何運作,又會延伸出怎樣的問題?人類總體的生活福祉可有增進?偉華老師在演說中舉出,美國聯邦調查局於2014年推出「次世代辨識系統」,其目標為能夠搜尋超過4.1億人的面部圖像。引言2018年「AI對科技經濟社會政治暨產業之挑戰及影響研討會」中朱雲漢先生所言:「中國正在建構全球最大臉部辨識系統,目標是以9成以上的精確度,在3秒內從13億人口中任何一個人臉部比對其身份照片,確認其身份」,想要有如此精確的判別技術,儼然已是AI科技不容小覷的發展趨勢!相對的,人工智慧的進步,在某些產業結構層面上也開始造成影響,諸如由機器程式撰寫著我們每天閱讀的新聞,自動運輸駕駛的車聯網、貨櫃農業等。當我們享受著多種便捷而新穎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是走向更多的監控、人物辨識、逐漸減少的個人隱私時代。

「學習是種會進步的過程,所以學習是種搜尋!」人工智慧經由學習而能夠下西洋棋,下棋是一件需要智慧的事情。完全不需要人類先備知識就能夠自我學習的AlphaGo,而我們如何看待AI將人腦機械化、如何處理機械性的思維?「我們怎麼看待學習?」,偉華老師向學生們問道,「我如何做一個人?」情緒無法量化,人工智慧得以透過自學精進,但卻無法擁有許多難以描述或言詮的人文領域的東西,因此「如何做一個人,這是很有趣、無法被取代的」。

面對狼來了,「你需要的是騎狼的能力和態度!」

「博雅教育,是幫助同學能夠掌握幸福、快樂和成就。然而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需要時間,這就是博雅教育的態度。不能沒有掌聲,就不想做了。」GDP無法衡量幸福,人類面對科技領域的宰制,人文精神深耕於教育需要的是更多耐心和毅力。

最後,偉華老師微笑說道:「祝福各位,騎狼愉快!」

(撰文/莊淳姿 潤飾/王雅萍)

Facebook留言

雅敘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