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五校共學心得

第七屆書院生 資工系  黃秋漵

短短五天,雖然不能完全了解每個學校書院的情形,但多多少少發覺各校之間的差異。高醫因為在第一天,必然有破冰活動,大大減少他們可運用和安排活動的時間。高醫所有的大一生都是書院生,因為如此,有些人從沒打算參加任何書院的活動。

第二天的紫荊書院體制完備許多。我覺得「興趣小組」很好,藉由學生自己辦活動、設計課程,提升辦事能力,這是大學生都應該訓練的能力。我很喜歡下午的議題討論,還沒開始前我非常緊張,因為我與議題沒有相關的知識,不過我還是上網查資料,得知許多我從來沒想過的事情,例如黑暗網路、惡意程式的手法……。幸好當天桌長並沒有講得過於深入使我聽不懂,後來甚至很愉快的講了關於程式語言的事情。

重頭戲當然是第三天,為此我們團隊從三月就開始籌備了。這次對我最大的挑戰是,我從來沒當過隊輔,這次竟然由我一人帶九個人,後來還是發生我無法控制場面的情形,讓我感到非常挫折。下午的議題討論,我私下認為我們選的是五校共學最需要探討的問題,但是由於我準備不足,造成討論時主控權不在我的手上,這是我表現最差的地方。最後,這天的活動在夜晚的教堂前結束了。

第四天因為身體不適,精神狀況非常糟糕,導致組員覺得我不合群也變得不太講話。我得知清華的籌備人員很少,很令人佩服他們的能力。這天我最喜歡的是Free Share。上大學後,才發現任何演講、活動時間常常衝突,不似高中,全部都安排好。大學雖然自由,相對的卻不得不捨棄一些東西。

第五天是政大。在第三天的議題討論中,我認為政大的書院生似乎像是學生接受老師教導的模式。政大的設備非常齊全,不禁讓我羨慕。因為是最後一天,所以政大的時間也非常少,很可惜不能有更多時間了解他們。

這次五校共學,讓我體會到各書院的差異,亦開拓了眼界,發現許多以前從沒接觸過的事。從五校共學裡,學習對方的優點,也以對方的缺點引以為戒,是此次活動最重要的收穫。

 

第六屆書院生 社工系  何敏瑜

對我來說,五校共學,是個很特別的營隊。身為轉學生的我,在東海生活的第一年裡頭,要接觸的新事物眾多,環境、交友、校風、心態上…等,都是我必須要從零開始、重新學習的。我自認為,這對於一個對自己生活有要求、理想的人來說,從新開始,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且隨著時間到了大二,實際上我有點無法接受自己在喜歡的領域上沒有作為。

日子依舊忙碌,但卻不曉得該為何而忙、而拼命。即使當時,已接下副召的職務,仍舊會懷疑自己的能力與選擇,加上這學期發生太多預料之外的事情,使我在學期中間,無法將五校的籌備,放置優先處理的地位,對團隊來說,這是我感到很抱歉的部分。除了對自己沒什麼自信,再來也沒有珍惜總召雅涵對我的期待。慶幸的是,雅涵並沒有選擇責備,而是選擇包容和理解。我想,如果沒有她這般的信任,我無法在這團隊中,獲得這麼多歡樂與成就。

學期結束、暑假將至,我有了喘息的空間,有了可以好好整理五校這學期開會討論的時間,我告訴自己,時間過了的就過了,我可以做的,就是把握接下來的每次開會。開會前的準備、開會的內容、開會氣氛及學弟妹的準備進度…等等,想的到可以處理好的,都盡心地去做,為的就是想要將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大家,不論是五校的籌備團隊,或其他五校的學員們。

之後,認識了伊老師,並且更認識了五校的每位夥伴。大家給我的肯定與鼓勵,在無形中,補足了對自己的沒自信。這些力量,幻化為更加想把事情做好的原始動力,想要和大家一起共度五校共學的信念更加堅定。

謝謝你們,成為我的力量。

第二天中正。分組討論的時候,我們這組的主題是「夢想」。在看著大家分享的臉龐,以及說著過往的經驗,我腦中閃過在體驗營發生的一件事情:體驗營的第二天,我們挑戰攀岩。原來,攀岩沒有我想像中的簡單,我到一半的時候,手和腳已經無力再往上前進,可是我不想放棄,就算撐著,也不可以選擇放棄,但是手腳從無力變為顫抖,底下確保的夥伴們,在底下給我很多的鼓勵打氣。他們說,我可以在上面休息一下,他們會拉好繩子在底下撐住我,不知道堅持了多久,我終於還是放開了緊握岩石的手腳,在上面閒置了一段時間,最後,不想底下的大家一直撐著我,還是選擇不繼續往上攀爬了。

我不知道人生當中,有多少類似這樣的情境,允許自己軟弱,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最難得的是,在面對痛苦及孤獨的時候,前方還有這麼一群人,願意停下來等待你跟上,還有這麼一群人,願意給軟弱的自己一些些的鼓勵和支持。而這些人,都是因為書院,將他們帶來我身邊的天使。

這次五校也一樣,謝謝大家給我這個機會,讓新手的我,成為這團隊的一份子、謝謝你們不選擇批評,譴責我做不足的地方、謝謝你們成為我的朋友、謝謝你們願意為五校努力、謝謝你們還是很用心地完成自己的任務,謝謝你們大家,給我一個這麼棒的回憶。比起認識他校的書院,我更珍惜和你們所經歷過的一切。

 

第六屆書院生 工工系  林大均

待在書院也兩年了,對於書院已是了解甚深,當然覺得這裡有非常多的可能性與可塑性,值得繼續在此學習。但總會有些希望改變或加強的地方,而若都只待在一樣的環境,很難從中看出真正的癥結點,也缺乏多角度的客觀性,所以我希望藉由這次五校共學,看看其他書院的制度與環境,再回頭看看東海博雅有什麼值得保存、推廣,以及有什麼可以改進、模仿他校的地方。

另外,其他學校都是公立學校,且排名都相當前面,俗不可免想見識一下他們有什麼過人之處,或博雅教育在這樣的一群人中實施,會塑造出什麼樣的學生,與這些學生交流、切磋,是讓人十分興奮的。當然,我們也要展現東海人、博雅人的資質,也許成績不會比他們優秀,但我認為好的態度的展現,更能讓人為之讚賞。

在高醫我看到醫學體制的封閉性,也十足的顯現在醫學大學,不可否認醫學有其不可動搖性,畢竟關係著人命。但若不出現不同想法的醫師、護理師,醫療人員的人權將不斷被變相剝奪;而一般民眾若不改變態度,最終遭殃的還是自己。我相信他們堅持品格的教育,未來必能為醫療帶來一陣清風。

在中正這前門見田後門見山的校園中,一群人不被環境所壓抑,不因此只窩在宿舍裡,他們試圖擴展視野至周遭的農村、企業。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力量爭取機會。

在東海我們試圖讓他校體會博雅書院生的所做所學,並且營造必須長期待在書院才能體會的人與人間的互動與感動。我不知道是否帶出那種感覺,也自認做的並不理想,但那顆期望發揚博雅的心熊熊燃燒。

在清華看到學生強烈的自主性與思考深度,這正是我們強調的自主學習,當然背後有著更多的心酸血淚。自由分享的氣氛讓我相當感動,我們雖然都只經歷20年時光,但每個人的歷程都是值得被學習、被尊重、被鼓掌的。

在政大擁有十分美好的空間,空間的營造體現政大對學生互動的重視,好的空間提升學生交流與學習的動力。雖然他們的兩間書院面臨關閉危機,但那並不代表中止,很可能是為迎來嶄新的面貌,注入新的活力。

這次雖沒有到中華,但我看到中華學生謙虛的一面,他們待人真誠、和善,並且敢於主動接觸其他營隊同伴,也願意掏心掏肺與認識不久的人分享自己的成長歷程。

了解與體驗過六間書院後,我覺得雖然東海為私校,其他學校大部分為公立,擁有較多的教育資源與資金,但東海博雅的制度與做法不輸其他學校,甚至相對成熟許多,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的關係也較為親密、融洽,能互相激勵與成長。讓我想更珍惜現有的環境,並努力讓其更好,為自己也為學弟妹鋪路。

我們總相信書院教育與專業教育可以相輔相成,但社會價值認為那是背道而馳,荒廢專業去追尋不切實際的個人夢想是相當不明智。這次營隊後,我更為堅信自己的選擇,不管是創業還是書院,都是篳路藍縷,而且短短幾年不見得能有成效,甚至失敗的可能性更大,僅憑著相信書院願景以及自己漸漸的改變,還有一群共同奮鬥的夥伴,就算在不同學校,我們知道還有彼此。

 

第五屆書院生 歷史系  唐佐安

我想一定有不少人正在等著我產出五校共學的心得,有些可能是基於好奇,同時也好奇我怎麼一直沒有發文,有些則是基於業務上的合作而等得七竅生煙,我必須說的是;很抱歉、這是少數幾次我需要好好沉澱過後才能整理出的心得。尤其是在活動過程有這麼多人付出努力和心血,令我更不能以等閒態度與粗糙的語法去回意和形容,畢竟在成為他人眼中的學長之後,言行與作出的評價都將逐漸的成為學弟妹的參考。

關於這段時間在心得上的構想,除了紀錄之外有更多的時間是在考慮從何談起,從時間軸、事件、各書院特色等等。但考慮到我是個脾氣很差而且在不少人眼中帶有批判性色彩的人,我想還是從結論和學習的一切開始講起好了,畢竟傷了和氣實在不太好。整體來說五校共學對於各校的自由度極高,而讓各校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展現出自己的特色,並且以自己能夠認同的形式強調該書院的價值。但有趣的是;正因為在這樣的環境和體制下我發現了一種情況,在書院特色鮮明的情況下”我們”很容易變成”我”,一群人以類似的思維思考,將某些事物和觀念視為理所當然。

舉個例子:以清華上午的放生活動來說,整體的活動意涵在於對生活周遭的關懷以及地理、文化上的認識,但在參與者認知不足的情況下便踏上旅程,使得活動可以讓人感受和觀察的機會減少。中正上午安排的工廠參訪若沒有事前說明,我想我大概也會逛得摸不著頭緒或是走馬看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原因便是在於主辦者和參與者的認知本有不同,這勢必產生摩擦或是尷尬,以及活動的成效不彰。但也因為如此更讓人體會到彼此思維上的不同以及各書院的特色。而在時間安排方面也是讓人感到相當可惜,像是負責開場暖身的高醫以及負責結業式的政大,兩者在時間安排上皆受到了相當大的限制。以致於對於該書院的特色以及生活型態多半要在對談中觀察和詢問相關資訊,這是相當可惜的一點,畢竟五天的時間要來理解一所書院可以相當不足,更何況是五間不同書院。在這樣的情境下持續的討論各種議題與交換意見更是耗時費力。

此外我也在各書院間看到了某些相似的風氣與行為,如中正的興趣小組則是相似於我們書院的自主提案,只是規模與性質略有差異,並且同樣注重討論與溝通。而在風氣上雖然形式不同但東海與清華同樣崇尚”自主”,不論是有志者相互合作結盟或是獨立探索皆有之。但反觀東海較為可惜的是有不少人由於書院課程以及活動的繁忙而缺乏自主的時間,或是陷入兩難與矛盾之中,這也是長久以來許多人一直討論的問題之一。

最後我想把焦點重新放在東海的博雅書院上,畢竟這裡是我家啊,而在五校共學中所觀察、接觸、學習到的自然會帶回這裡。

在書院中常有活動與價值過度牽強附會而造成的尷尬,包含在活動中再三提及活動意涵;這無疑昭示主辦者無法將價值溶入活動中所以才需要不斷提醒,以及過度冗長的勉勵與嘉許。另外在課程上我想需要被充分了解之後才能夠明白其價值,但若是無法事前說明清楚或是份量過重,那這是必然會減低參與的意願,最顯著的例子便是六藝課程。以致於變成”你沒有上過又怎麼知道這好不好”的情況,或是不少人混水摸魚、浪費資源的情況。另外還有不少值得學習和參考的,但我想不宜在此過度贅述。

而在最後的最後,我想和各位東海的工作夥伴們提幾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會選擇將六藝課程融入活動中?而其他學校的活動則是在更加生活化的場域中?為什麼許多參與五校的夥伴像我們反應這樣的課程看來太多艱難而望之卻步?以及為何我們在活動的當下如此戰戰兢兢,這又是為了什麼?

Facebook留言

五校共學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